首页 > 审定品种 > 搜索

审定品种信息查询

品种名称新棉145
地域辽宁
年份2020年
作物种类棉花
审定编号辽审棉20200002
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、新疆农业大学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
公告或文号辽农农[2020]42号
详细信息审定编号:辽审棉20200002
品种名称:新棉145
申 请 者: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、新疆农业大学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
育 种 者: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、新疆农业大学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
品种来源:NDO12/新陆早45号
特征特性:株型塔型较紧凑,长势强,株高84.2cm。第一果枝节位4-5节,果枝着生高度31.8cm左右。果枝类Ⅰ-Ⅱ式。茎秆粗壮坚硬不倒伏,茸毛较多。掌状叶,叶片中等大小。叶色较深。花瓣乳白色,花冠较大,花瓣基部白色,花药白色。铃形卵圆形,单铃重6.2克。结铃性强,单株结铃9.7个。衣分较高39.97%。种子卵形,毛籽灰色,种仁有色素腺体。生育期128d,开絮畅而集中,霜前花率达到91.87%。含絮适中,易收摘且不易掉落。烂铃率低,僵瓣少。纤维色泽洁白,有丝光。绒长32.3mm,整齐度指数86.8%,断裂比强度30.5cN/tex,马克隆值4.4,伸长率6.8%。综合指标达到Ⅱ型常规棉品种的标准。枯萎病指6.13(R),抗枯萎病;黄萎病指24.41(T),耐黄萎病。
产量表现:2017-2018年参加域试验,该品系平均籽棉每公顷产量3609.43g,比对照增产3.49%;皮棉每公顷产量1436.8公斤,比对照增产3.16%;霜前皮棉每公顷产量1332.49公斤,比对照增产3.04%。霜前皮棉四点增产。两年区试皮棉产量增产点比率66.7%。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。该品系霜前皮棉每公顷产量877.53公斤,比对照增产3.01%;籽棉每公顷产量2419.19公斤,比对照增产2.77%;皮棉每公顷产量974.75公斤,比对照增产3.35%。皮棉产量增产点比率100.0%。
栽培技术要点:辽宁等特早熟棉区春播最适宜时间是4月20-30日,黄河流域夏播应在5月20日前后播种。辽宁棉区种植密度9.75-11.25万株/hm2,新疆北疆棉区13.5-19.5万株/hm2。前期施足底肥,后期可根据长势和肥力适当追肥。6月下旬至7月上旬根据天气和棉花长势,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化控。打顶后重控两次,两次间隔6—7天,药量适当增加。及时防治病虫害,尤其要注意棉蚜、棉铃虫和红蜘蛛的防治。
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辽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辽宁省特早熟棉区种植。



查询生产经营企业及联系方式<<< 种子代理商信息查询<<<






qq code back_top